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让“光与影”带您漫游津门

发布时间:2024-07-22 17:24:05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2024年7月19日下午,由天津市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河北区摄影家协会主办、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利群光影汇”优秀摄影作品展在河北区开幕。

天津市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震、河北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长新、副主席张越、秘书长石晓磊、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中国网微视中国新媒体部副主任王郁及部分获奖作者参加了影展。

本次“利群光影汇”天津站摄影展,在近百幅作品中评选出40幅优秀作品;围绕河北区人文、历史、纪实从不同角度反映河北区历史变迁进程,同时这些选出的优秀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和内涵折射出摄影者对“津门”的深刻情怀。作者来自不同的行业用自己的眼光和洞察力通过镜头捕捉到精彩的瞬间共同见证了河北区发展的成果和魅力。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在袅娜曼妙的舞姿中,来自杭州市歌剧舞剧院首席、青年舞蹈家、杭州市第十九届亚运会闭幕式“荷桂少女”舞蹈表演者徐梦迪老师为与会嘉宾们带来了亲自编导的创意舞蹈《光影之诗》。在专业舞者的演绎下,现场嘉宾们如同走进诗歌的韵律,光与影的魅力更是让大家沉浸在了诗意盎然的艺术氛围之中,邂逅纯真的本色,品阅向上的力量,感悟自由的心境。

光影变幻无穷尽,佳作惊眸艺非同。生活,就是用光与影的美好去沉淀每一个瞬间。灵魂的自由与平和,随着绵长的烟气飘散,让人在喧嚣中找寻宁静。这正是浙江中烟发起“利群光影汇”主题活动的初衷,也是利群品牌与天津这座韵味多元的城市邂逅的因缘。浙江中烟“利群光影汇”项目总策划、国家一级培训师张益明老师为大家带来关于《利群品牌和产品文化》的精彩解读。时代的发展让摄影可以成为留住生活光影的重要记录。“利群光影汇”就是用光与影的变化让“生活的利群”为大家传递“自由的心境”、“向上的力量”和“纯真的本色”。让嘉宾们对利群的品牌故事和文化精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河北区文旅局副局长说,近代历史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河北区作为天津百年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历史题材众多,如始建于1902年的意式风情街,现存一百多座洋楼,涵盖了哥特、罗马、巴洛克等建筑特色,冯国璋的故居,弘一法师纪念馆,曹禺纪念馆,中山公园等等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霞映意风》作者:王景和 (荣获一等奖) 

名为《马可波罗广场》的摄影作品为我们展现了霞光满天的津门风采,让我们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状态。

《秋之舞》作者:庄俊华(荣获二等奖)

名为《秋之舞》的摄影作品,则突出了人们在疫情环境中呈现的“自由的心境”,让人望之便能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生命力。

《旧貌新颜》作者:王哲 (荣获二等奖) 

 

《欧式洋楼》作者:王全发(荣获三等奖)

《马可波罗广场》作者:宣新 (荣获三等奖) 

《世纪钟》作者:马丽华 (荣获三等奖)  

名为《欧式洋楼》和《旧貌新颜》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天津地标带来时代震撼,传达了美丽津门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后的纯真本色,让大家在宁静当中感受到了津门文化的灿烂,利群光影汇不仅是文化的演绎和生活的体验,更是一场摄影的盛宴。每一幅作品的展示都传达着创作者对光与影的理解,对“人生三态”——纯真的本色、向上的力量和自由的心境的体悟。

河北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长新先生为大家讲述摄影心得体会

天津市河北区摄影家协会,现有几百名会员,会员中既有“生龙活虎”的年轻摄影爱好者,也有众多年逾花甲“老摄影迷”。他们用手中的相机去采撷祖国的变化,用独特的视角定格美好的生活,诠释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每一幅作品都饱含了对祖国和党的热爱,也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光与影的交织,放飞心灵去“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的时代,展现“光影”的魅力所在。天津市河北区摄影协作主席吕长新激动的说。

河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越先生给大家点评获奖照片

为了更好地阐述利群“人生三态”的理念,来自河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越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结合津门故里漫步行主题和“人生三态”的表达,对优秀摄影作品进行了赏析与点评。在张越老师看来,摄影是一种语言,利群品牌将光与影的艺术与品牌文化结合起来有新意、有创意,令人感动。

天津嘉翰画院院长方大开老师向利群光影汇赠送书法作品

《欢迎朋友光临利群》,欢歌笑语沐云霞,迎福纳祥赏百花。朋自远方同夙愿,友于兴处共香茶。光阴渡水诗犹赞,临境挥毫墨万家。利与同心情不老,群芳怒放满天涯。孙震现场所做的藏头诗,将影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也为本次活动的成功落下了完美的帷幕。

他表示:当前文旅兴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利群光影汇走进城市,通过镜头、书法等综合艺术形式展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也为文旅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独特路径。(王郁)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