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大鼓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中国文化报 2023-11-16 09:42:05

本报记者彭澳丽

滑稽大鼓亮相《说唱大运河》曲艺晚会万玉朝摄

“有一位大姐,黑不溜秋,身量啊不高,过鼓楼……”日前,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的《说唱大运河》曲艺晚会在北京吉祥大戏院首演,中国煤矿文工团说唱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非遗代表性项目滑稽大鼓传承人应宁将滑稽大鼓这一濒临失传的非遗搬上了晚会舞台,以节目《大脚》风趣幽默地将大运河拟人化处理,收获了全场热烈掌声。

滑稽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京韵大鼓其中的一个流派,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上世纪20年代初,一位名叫张云舫的京韵大鼓票友,在京韵大鼓的旋律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唱词多为诙谐幽默题材的作品,唱腔高低多变、滑稽可笑,这一唱腔唱法即为如今的“滑稽大鼓”。张云舫擅长编写和整理滑稽大鼓鼓词,流传下来的曲目有《蒋干盗书》《云翠仙》《吕蒙正教学》《刘二姐拴娃娃》等。继张云舫之后,涌现了几位知名的滑稽大鼓艺人,叶德霖便是其中一员。

“我的师父、北京曲艺名家莫岐先生当年在北京曲艺团学员班和德云社张文顺老师一起向叶德霖先生学习滑稽大鼓,两人分别学习了《刘二姐拴娃娃》和《吕蒙正教学》,毕业后却鲜少有机会演唱。”应宁表示,乐队的萎缩、作品的减少,都会造成这一艺术形式进入极速枯萎的状态。

在正式学习滑稽大鼓之前,应宁学的是京韵大鼓,师从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杨凤杰。2017年初,应宁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一位老先生,自此开启了学习滑稽大鼓之路。“当时,老先生声称自己有一段录音听不出来是什么作品,我一听,正是我师爷叶德霖先生唱的滑稽大鼓《吕蒙正教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挖掘传统剧目的时候请老先生录的,当时我便向老先生立下‘军令状’,要把这节目唱下来。”

由于该录音过于珍贵不便复刻,应宁只能一点一点录下来,录完后找到乐队老师进行恢复。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底,应宁将《吕蒙正教学》搬上了舞台,收获了极好的演出效果,也为他继续学习表演滑稽大鼓奠定了信心。之后,应宁便投入到了恢复整理滑稽大鼓经典作品的工作当中。

在应宁看来,滑稽大鼓的传承发展首先是不能背离艺术本真,其次是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出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调整。本着修旧如旧的办法,应宁将师父莫岐经常唱的《刘二姐拴娃娃》进行恢复整理,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创新,如将唱词中的老话改成当代人说的话,“染眼睛”改成“戴美瞳”,“擦胭脂”改成“涂唇彩”,与时俱进版的《刘二姐拴娃娃》一经上演便获得了广泛认可。

除创新唱词外,应宁还调整了作品篇幅,将唱词中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部分进行删减,如将演出时长本是27分钟的《吕蒙正教学》缩减至12分钟。“这是为了能让大家对滑稽大鼓先有个初印象、尝尝鲜,感兴趣了再深入了解。”应宁说。

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传播和普及。前不久,北京曲艺团邀请应宁走进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小学,先后表演了两段大鼓,其中一段即滑稽大鼓。学生、老师、家长在听完之后纷纷表示十分新奇有趣。应宁表示,未来将多举办滑稽大鼓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孩子能够了解滑稽大鼓。

作为滑稽大鼓的第四代传承人,应宁认为滑稽大鼓的传承发展还需要加强对乐队的保护。“乐队的匮乏是传承发展滑稽大鼓的一大难题,目前我集合了业务上非常优秀的3位老师,一同努力将滑稽大鼓的伴奏特色掌握得更清楚,只有做到先把根扎好,才能够更好地去给年轻人作指导。”

应宁表示,近年来,演唱滑稽大鼓的机会寥寥,今年借着《说唱大运河》的平台演唱滑稽大鼓,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是能给观众留下一个小小的印象,滑稽大鼓的传承发展之路便充满希望,未来将继续多演、多唱,让非遗曲艺在新时代重放光彩。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