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之恋》现场图
龙年春晚一段《雀之恋》,再度让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成为全国观众关注的焦点,也令无数人期待她的新作——舞剧《孔雀》。昨日记者获悉,这部剧全国首演的第一站已经锁定广州——8月31日和9月1日,杨丽萍将携团队在广州大剧院连演两场,揭开《孔雀》的面纱。杨丽萍说:“舞蹈对有的人来说是艺术,有的人是谋生的工具。但对我而言,跳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命的需要,是一种信仰。哪怕打算《孔雀》之后不再跳舞了,但舞蹈依然是我的全部。”
本报记者 苏蕾
故事围绕生命和爱
“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嘛。我1979年从演舞剧《孔雀公主》开始,跳了将近30多年孔雀舞。现在把《雀之灵》衍生为一个舞剧,算是为舞蹈生涯来个总结。为什么我喜欢跳孔雀舞?只要在云南村寨里生活过,就会知道孔雀有多美。上世纪70年代,我随歌舞团在傣族村寨里生活了几个月。那时,寨子的小路上猴子、野象不时出没,但最美的就是孔雀,它们一群一群从头顶上飞过,开屏时,光线从尾巴上一点一点穿透下来,美得让人炫目。”
——杨丽萍
舞剧《孔雀》的故事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 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剧中的“孔雀”,是鸟,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杨丽萍团队的宣传人员充满自信地说,《孔雀》不受任何观众层面的限制,人们在欣赏舞台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杨丽萍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谈及《孔雀》的创作灵感,杨丽萍自己表示:“孔雀是会让人感觉奇妙的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它在我身体里涌动、流淌,有感而发地表现出来。”
事实上,孔雀早已成为杨丽萍的舞台化身,早在1979年她就演绎了舞剧《孔雀公主》。在杨丽萍看来,如果说当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绎古老神话,那么如今的《孔雀》则更像一个现代人的寓言;如果说成名作《雀之灵》,以及在今年春晚轰动一时的《雀之恋》只是作为单个舞蹈作品展示了极致的美,那么《孔雀》作为叙事完整的舞剧所表达的,则是生命的哲学;如果说《云南映象》和《云南的响声》是她上一个创作阶段着力于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的力作,那么《孔雀》则直抵人类共通的灵魂家园。此外,《孔雀》是杨丽萍早已宣布,这将是她的谢幕之作,舞台艺术从孔雀开始的她也将以孔雀为自己的表演生涯画上完美句号。
叶锦添三宝金少刚助阵
“《孔雀》讲一个以孔雀为主角的故事,有点带半自传性质。我还是演孔雀,但是现在的我无论是审美,还是对生命的理解,和以前都截然不同,跳出来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部舞剧很特别,到时候观众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舞蹈样式,比如怎样去表现孔雀的飞翔、溪水的流动、植物的生长等等。不光是我,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参与了舞蹈动作的创作,希望可以通过孔雀的动作,来表现爱恨、诱惑、伤害、彷徨。”
——杨丽萍
据悉,舞剧《孔雀》结合自己特有的舞蹈语言和当代艺术、舞美的综合表现形式,是杨丽萍艺术生涯里又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杨丽萍携整个创作团队对观众的一次诚意奉献。全剧会集了杨丽萍40年舞蹈艺术的精粹和一代舞神传奇艺术生涯的提炼。
“全剧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人性、生命和爱的故事,以及生命与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透过舞台艺术形式呈现了一次对世界的善意探索,以及对生命和人性的追问,投射出生活和艺术交融的人文情怀。剧中的每个角色代表了人性里不同的层面——光明和觉知,奉献和牺牲,恐惧和贪执,这些都是人类生命里的共性。人性的弱点一次次在舞台角色痛苦复杂的纠结中暴露,但奉献和爱最终让剧中人在四季轮回中找到了生命的答案。”杨丽萍透露:“这更是关于人性的寓言,直指现代人矛盾脆弱的内心。大胆颠覆了传统寓言的刻板符号化形象,透过美的外表去揭示灵魂的纠结和挣扎,着力于人性复杂的戏剧张力。”
不同于以往的作品,在这部舞剧中杨丽萍不只表现了美,还表现了美的挣扎等,最终才是美的回归。除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也力邀到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效果设计者金少刚,著名音乐人三宝等加盟,分别负责视觉、音响和音乐创作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