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轻歌剧升级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更偏向歌剧的表演方式。其引入音乐剧的框架,打破流行文化与歌剧之间的壁垒,充分体现音乐剧在内容表达、形式选择上的高度包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演出季旨在支持澳门丰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内涵,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充分发掘国家级优质文化艺术资源,面向澳门市民展示国家艺术院团文化发展成果,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部历时3年精心筹备的年度大戏,用芭蕾编织了一段亦真亦幻的东方奇缘,以兼具“国际化”与“民族性”的艺术视角,实现了东西方艺术融合的一次大胆探索。
《红楼梦》的舞美呈现同样令人关注,该剧舞美设计刘杏林介绍,他把“雪”作为该剧的舞台核心。“在舞台上用投影、用造雪设备呈现雪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成为全剧的舞台结构。
近年来,依托省市两级对婺剧的保护扶持政策,浙江婺剧团不断优化体制机制,通过推出多版本制、送戏下乡等方式推广婺剧,让更多人感受这一古老剧种的魅力。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深入挖掘燕赵文化时代内涵,打造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舞台精品力作。
近日,河北省迁西县洒河桥镇的民间艺人们忙着赶制传统手工跑花灯,为元宵节演出做准备。迁西县传统跑花灯历史悠久,每逢元宵节期间当地民间艺人就会为村民演出,深受人们的欢迎。
时至今日,逢年过节、娶亲嫁女、子女升学等喜事,许多农家仍热衷于邀请戏班子捧场助兴。每逢此时,也是方德春和他的皮影戏剧团最繁忙时。
1月4日,在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进行中文合唱的彩排。当日,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参加“校园春晚”加紧排练文艺节目。
《丝路花雨》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排,取材于敦煌壁画艺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展现了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
近年来,化屋村依托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和独特的峡谷风光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观赏体验、民族产品产销等,走出一条独特的民俗旅游发展之路。
1942年,袁雪芬立志改革越剧,第二年,她演出了第一部具有完整唱、念文本的越剧《断肠人》,改编自陆游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和作家本人的婚姻悲剧。
日前,苏州芭蕾舞团创排的大型芭蕾舞剧《壮丽的云》首演,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开创芭蕾舞剧科学题材之先河,向科学前辈致敬,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目前在内地读书的叶同学告诉记者,演出通过舞蹈演员的动作,去模仿云、月亮等,是很新颖的方式,也让人对李白诗歌意象的理解更加具象化。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虽然是改编而成的管弦乐版《唱支山歌给党听》,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现场观众还是随着音乐哼唱了起来。
“大雪飞,北风紧,天阴云暗,盼新年,怕新年,偏到新年……”近日,国家京剧院2022年“秋之韵”演出季“百日集训”复排剧目京剧《白毛女》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程皓如4岁开始习筝,师从山东济南的赵林,7岁时通过十级考级考核,9岁前在山东济南的多次大赛中屡获金奖。后来,在启蒙老师的建议下,程皓如赴京求学,走上了专业道路。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12周年,2018年“七一”期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原创民族舞剧《天路》,由著名艺术家王舸、罗斌、印青、杨帆等联袂打造,历时三年精心打磨。
在热西·才让旦看来,包括藏族在内的传统民间音乐蕴含真善美的价值观,所传递出的平等、环保、善良等理念是全世界的共同向往,在当下尤为珍贵。
作为一名基层戏剧团团长,多年来我带领全体演职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精品创作,扎根基层演出,创新探索“戏剧宣讲”新模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年来,江苏大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持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
“雄鹰在云外翱翔,远方是辽阔的海洋。我们怀抱着希望,向往着世界的光芒。”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夏日彩虹》在美国芝加哥古典音乐电台著名广播节目“歌剧系列”中全剧播出。
《我们这十年》在创作上并非只是当成一个中国主旋律剧来做,而是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考虑到全球观众,希望做成“新主流剧”,不仅仅中国观众能喜欢,海外全球观众也能喜欢。
竹笛悠然吹响,悦耳如鸟鸣,小朋友们摇头晃脑,唱起快乐的歌谣:“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音乐剧《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根据作家郑执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一位落魄的作家卢晨和他笔下的人物、也是他最好的朋友“林格”“逆转时间”。
11日,远在老挝的杂技学员布岸通过线上方式,认真地跟着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老师学习杂技动作。目前,他学习的节目《蹬技》已掌握基本动作要领。
记者11日从国家大剧院获悉,梁晓声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话剧《人世间》即将于此间登台,为2022国家大剧院戏剧季重磅启幕。
与王濛合作完成了歌词的创作,这个过程让他觉得很“梦幻”,而奥运冠军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创作欲”,也给杨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坐妹》融合侗族地区丰富多彩的侗族歌舞、侗族服饰等文化元素,再现侗族传统婚恋、农耕习俗等场景,演出多年深受游客欢迎。
《大禹治水》作为“春绿陇原”惠民演出剧目在甘肃黄河剧院上演。此次演出不仅拉开了省内巡演的序幕,同时也为备战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提前“热身”。
儿童歌剧《阿凡提》以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为基础,将阿凡提“种金子”的故事重新改编创作,幽默诙谐的故事、引人入胜的音乐、色彩斑斓的舞台视觉,带您轻松走进歌剧的奇幻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