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滑稽大鼓,让《茶馆》更有新京味儿

以“京味儿文化的新内涵与曲艺发展的新途径”为主题的研讨会本周在北京坊·劝业场举行。天津曲艺作家潘峡峰在研讨会上畅谈了如何拯救濒临失传的曲艺曲种滑稽大鼓,并在新作《茶馆》里写出新京味儿。

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越剧《钱塘里》在京上演

7月9日晚,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首部越剧现代戏《钱塘里》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作为“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精彩亮相。

走进汉秀剧场感受洪湖水浪打浪歌剧 《洪湖赤卫队》实景沉浸式演出

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与武汉万达汉秀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推出、运用高科技手段全新呈现的汉秀版歌剧《洪湖赤卫队》于7月6日重磅回归,近2000名观众涌入剧场欣赏经典民族歌剧与高科技舞台的融合,领略韩英湖上高歌的魅力与赤卫队队员的热血信仰。

郎朗一天内接连带来大师课与音乐会

昨天下午,一年一度的郎朗大师课在台湖剧场举行。夏日午后的炎热显然比不上观众的热情,郎朗一现身,几句开场白就引来大家的喝彩。

北京援藏30周年文艺汇演举行

为纪念北京援藏30周年,7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援藏指挥部联合西藏自治区文旅厅、拉萨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北京援藏30周年·2024年京拉“心连心”艺术周文艺汇演活动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

“文明观演在行动”正式启动

昨天,由国家大剧院倡导发起,国家大剧院、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文明观演在行动”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启动仪式。

不同戏曲剧种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经典剧目的跨剧种移植过程中,被移植剧种的艺术成果在移植剧种新的审美空间中得到再次验证、加强和沉淀,最终也成为新的传统被继承下来。

《大汉母子》:彰显上党梆子刻画情感的独特优势

由李莉编剧、张曼君导演、陈素琴主演、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演出的《大汉母子》历时五年精心创作,最近成功完成第一轮公演,收获赞誉。

向经典致敬:舞台艺术纷纷演绎经典力作

近年来,由文艺经典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台剧层出不穷。其中的优秀作品有话剧《上甘岭》《白鹿原》《大宅门》《主角》,歌剧《长征》《山海情》《青春之歌》《映山红》,舞剧《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浩瀚繁星少儿音乐剧大秀在京落幕

近日,浩瀚繁星少儿音乐剧大秀在北京国测剧院落下帷幕。在两天的时间里,56名小演员为1400多名观众呈现了20个剧目。

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的美妙与感动

1920年,创建于上海的大同乐会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管弦化的探索之路,他们继承和改良传统乐器,组成了一个有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

四川交响乐团“火锅交响”2024城市巡演圆满收官

6月22日,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在艺术总监洪毅全的带领下,四川交响乐团携手青年钢琴家张楚晗,为羊城乐迷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交响”音乐会。

民乐演绎“金庸江湖”

日前,作为山西省歌舞剧院建院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之一,《金庸影视金曲》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奏响,大气且悠扬的乐声与歌声,配合大屏幕上的影视片段画面,引领观众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重温那份深厚的家国情怀。

​为创作优秀舞台作品培土施肥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简称《只此青绿》)是近年来中国演艺市场上最成功的舞台艺术剧目之一,不仅取得了海内外票房大卖的好成绩,更是登上了2022年春晚舞台,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青绿腰”等关键词刷爆社交网络,让这出剧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歌剧《汉塞尔与格蕾泰尔》中国首演

蒸汽朋克风格的机械元素,水晶球和泡泡机营造的梦幻场景,五彩缤纷的棒棒糖……7月6日、7日晚,中央歌剧院歌剧《汉塞尔与格蕾泰尔》(又名《糖果屋》)在京上演。

国家大剧院首部户外沉浸戏剧亮相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

7月6日,作为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开幕大戏之一,国家大剧院全新制作的森林剧场版《仲夏夜之梦》在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首演亮相。

“北京礼物”戏曲主题店迎客

昨天,坐落于王府井金街的吉祥大戏院,迎来重张三周年庆,并正式开张“北京礼物”戏曲主题店。

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带来丰富戏剧体验

7月5日,以“在艺术的田野上一起奔跑”为主题的第二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在河南省光山县开幕。

河南唱响“咱村有戏”

“5、4、3、2、1!”6月27日,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文化大院内,随着倒计时的结束,鼓声响起,河南省2024年“咱村有戏”戏曲文化活动拉开帷幕。

《只此青绿》演出总场次超550场

近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举办“亮丽偕行”首届品牌日活动,透露电影版《只此青绿》已在去年完成拍摄任务,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后期剪辑与视效制作。此外,《只此青绿》绘本也在筹备中。

大型原创评剧《咫尺千里》建组

7月4日,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举行大型原创评剧《咫尺千里》建组会。该剧围绕故宫博物院藏国宝级书画文物、由隋代画家展子虔创作的《游春图》,讲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和一个有关文脉守望的感人故事。

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唱响国歌诞生的历史必然

日前,上海歌剧院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由著名指挥家许忠执棒,登台国家大剧院,将国歌背后的故事与它所凝练的精神化为舞台上恢弘壮阔的艺术表达,激昂道来。

音乐剧《血色湘江》传承长征精神

7月6日、7日,广西歌舞剧院演出的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在顺义大剧院上演,用激昂的音符和感人的剧情将这场战役搬上舞台,谱写出数万红军将士以生命为誓言,铸就不朽丰碑的英勇事迹。

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音乐会极致纯粹

这首作品是闻名乐坛的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组合成立的原动力,7月4日和5日,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音乐会皆以《赞美诗》为起点,继而绵延出一整晚只属于音乐的美好纯粹。

夜空下赴一场森林版《仲夏夜之梦》

2023年初夏,悠扬乐声从树荫环绕的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飘来,一场“五月音乐节”公益音乐会率先让这座神秘的演艺地标露出了一点真容。

“不能忘却的记忆”主题交响合唱音乐会播出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昨晚,首都各界群众纪念活动——主题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北京卫视播出。

“抢救性”记录古老剧种百年变迁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也是首批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之一。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到持续热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古老的昆曲不断绽放出别样风采。

两岸曲艺青年聚京交流座谈传统文化

7月3日,“继往开来——两岸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展望”交流座谈活动在北京举办。两岸青年亲密对话,共同探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曲艺艺术融合发展。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近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在多个采访点位捕捉到了乌兰牧骑的身影,看他们何以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推动文艺创新。

评剧白派剧团《孟母》建组投排

日前,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新编历史评剧《孟母》在该团举行建组仪式并投入排练。

甬剧《柔石桥》演绎柔石革命人生

7月3日晚,由宁波市甬剧团演出的甬剧《柔石桥》作为2024年“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剧目,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以“最宁波”的国家级非遗地方剧种语言,讲述宁波宁海籍革命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人生故事。

国图艺术中心20场演出伴青少年度夏

昨天,国图艺术中心公布“缤纷国图·2024暑期儿童演出季”日程安排,7月11日至8月25日,20场演出将在国图艺术中心上演,涵盖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管乐交响、打击乐、室内乐、童声合唱、戏曲、舞台剧等10余种艺术表演形式,为青少年奏响夏日的艺术乐章。

高清舞台影像渐入佳境

昨天,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戏剧光影——2024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在北京老舍剧场开幕。

“修音”无法带来真实的演唱之美

不管是录制唱片,还是参加音乐节目,歌手们唱完都会有一个修音的环节,哪怕唱跑了调,也能通过修音消除各种瑕疵,让歌声听起来非常动听。

民族歌剧《二泉》:在艺术中绽放生命华彩

近期,天津音乐学院版民族歌剧《二泉》在天津武清剧院首演。作品以多幕歌剧的形式,讲述了民间艺人阿炳(原名华彦钧)虽然屡次遭遇坎坷,但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在艺术创作中尽情绽放生命之花的经历,彰显出苦难中人性的坚韧与不屈。

评弹艺术:传承有序 后继有人

近年来,评弹界围绕出人、出书、走正路,培养青年人才,多方探索有效应对措施,使评弹艺术呈现出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发展态势。

让红色题材戏剧更好走近年轻观众

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峥嵘岁月,让人热血沸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在“七一”前后,话剧《延水谣》《向延安》《三湾,那一夜》、歌剧《长征》、京剧《江姐》、音乐剧《觉醒年代》等一大批红色题材戏剧作品在全国各地上演。

安徽全椒:戏随人走 双向奔赴

​庐剧小戏《分上人》曲罢,演员王晓东回到后台换装,尽管背心已被汗水浸湿,却难掩兴奋,直呼过瘾。在暑气渐消的夏夜,安徽省全椒县政务服务中心广场上,坐满了看戏的居民。

唱响红色经典 感受信仰力量

日前,“中银之声”2024天津音乐节系列演出之一,《长征组歌》大型声乐套曲——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征90周年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17部国际特邀剧目首次来华 2024阿那亚戏剧节海风中落幕

2024阿那亚戏剧节近日在夜色与海风中落幕,戏剧节主席马寅,艺术总监孟京辉、陈明昊,以及参与本届戏剧节的艺术家与幕后工作者们齐聚海边,共同回顾了这场为期11天的艺术之旅。

1  2  3  4  5  6  7  8  9  10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