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守正创新 讲述国歌诞生故事

近日,由上海歌剧院创排、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基层文艺院团发展要算好“精细账”

基层院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找准阻碍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尽可能用科学的手段和机制,让其良性运转起来。

让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唱响

民歌的根,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民歌以其独特的原生性和乡土性,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体与集体的桥梁。

戏曲进高校,带来的不仅是演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北京音协童声合唱团暑期唱响“快乐的节日”

又是一年暑假时,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总是闪闪发亮。7月14日晚,“快乐的节日”2024童年留声暑期儿童合唱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原创舞剧实现口碑和票房共赢

多元新颖的舞剧题材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独特深入的创作角度让舞剧作品呈现鲜明的艺术个性,变幻多样的舞剧叙事丰富舞台艺术的审美样式。近年来优秀舞剧集中涌现,是一个艺术门类从积累到螺旋上升再到飞跃绽放的结果。

北京人艺留住《雷雨》的原汁原味

雷声划过,又一次,周公馆里那个晦暗惨痛的长夜笼罩下来。7月16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剧目,顾威、王斑联合执导的曹禺名作《雷雨》再次登台首都剧场。

曲艺发展趋势观察:深度融合生活场景 持续绽放时代光华

来自民间的曲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风格各异,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并深深融入城市肌理与乡村血脉,体现着当地民众的性格爱好、内在气质和生活情趣。

用杂技讲故事成就杂技剧

中国杂技从“撂地儿”演出到今天的“一朵花五个花瓣”——空中节目、地上节目、魔术、滑稽、驯兽都属于杂技这朵艺术奇葩的范畴,这项古老技艺始终生生不息,仍然在继续向前发展。

话剧《钢铁战士》:英雄人物再塑造的新视角

舞台上英模人物时常可见,话剧《钢铁战士》却突破了同类题材常规表达范式,不仅讲述了海战英雄麦贤得的辉煌壮举,更呈现了他成为英雄之后不断跌倒、爬起的漫长岁月,着重表现了在他背后的坚定支撑与厚实的社会力量,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价值。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举办

7月15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幕。本届合唱节吸引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6支合唱团参与,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推出演出活动、评测展示、展示交流、教育培训、研讨交流、合唱公益六大板块内容,举办分组评测、中外高水平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等13项212场次活动。

北京音协童声合唱团暑期唱响“快乐的节日”

又是一年暑假时,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总是闪闪发亮。7月14日晚,“快乐的节日”2024童年留声暑期儿童合唱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四季音乐”中西乐器交织碰撞

近日,“四季音乐”北展系列演出季-夏在京收官。6组音乐人接连登台,摇滚、爵士、民乐等不同类型音乐同台碰撞,带来3场激情四射的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踏上音乐剧“赛道”

昨天,作为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音乐剧·启幕新声”板块参演剧目之一,原版伦敦西区音乐剧《猫》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发布会,分享这轮演出的精彩看点。

《东方红》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听到这个旋律,都会难以抑制激荡的情绪。1964年10月2日的人民大会堂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拉开大幕,这部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献礼推出的作品一经上演,便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第二届武术大会在广州举办

7月13日-14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中国网音乐中国频道等承办,广州市武术协会等协办的2024“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第二届武术大会在广州市海珠区全民健身中心、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办。

山东省吕剧院有个“90团”

吕剧的唱腔有说唱音乐的风格,曲调质朴,表演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吕剧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以生动活泼的群众语汇为唱词。

一位荷兰音乐人类学家的“花儿”情缘

20世纪90年代,荷兰音乐人类学家高文厚和妻子施聂姐,从中国江南水乡到西北内陆,开启了一段寻找“活着的山歌”的旅程。

中国民歌展演在鸡西举行 全国40多位歌手在乌苏里江畔唱响民歌

7月14日晚,“东方序曲红歌嘹亮——中国民歌展演走进鸡西”展演活动在鸡西市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0多位民歌表演者齐聚乌苏里江畔,唱起各地民歌,3万余名观众到现场聆听民歌。

走进《汉赛尔与格蕾泰尔》的童话世界

7月6日至7日,由德国作曲家恩格尔贝特·洪佩尔丁克创作的歌剧《汉赛尔与格蕾泰尔》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来自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以专业的表演,融合蒸汽朋克与梦幻元素的舞美设计,共同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

歌剧《湾顶月明》:用“微叙事”反映大时代

歌剧《湾顶月明》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背景,讲述了黄埔后人、人工智能算法专家陈粤为追寻先辈足迹及突破创业困境从海外回到广州,最终被这里的人和事业深深触动,决定扎根黄埔,参与载人无人机研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并收获幸福的故事。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守戏曲之“正” 展电影之“新”

日前,由珠江电影集团出品,广东粤剧院、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项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亮相银幕。

哪吒故事搬上京剧舞台

京剧儿童剧《哪吒闹海新传》7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以传统经典故事的全新演绎,让孩子在欢乐的戏剧体验中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演艺之都”焕发万千气象

2023年初,“着力打造‘演艺之都’”首次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激发首都舞台无限活力:演艺空间遍布城市,大师名团纷至沓来,京产佳作接连首演;相关政策及时发布,以顶层规划为“演艺之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描绘广阔蓝图。

丝路新韵·重走丝绸之路——“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走进乌兰察布市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路上相逢,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碰撞、融合、升华。

第十九届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开幕

​近日,江西省广昌县莲花广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第十九届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在此开幕。本次文化节以“红旗漫卷广昌路、花开盛世满莲乡”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共同见证这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京剧《进京》唱出戏曲人自强之路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京剧《进京》即将开启全国巡演之路,8月4日到5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山东民间音乐的发展与文化传承探索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东省地大物博,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地方戏 一个都不能少

“菊苑流芳”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舞台上,满满东北味、浓浓关东情的开场曲《欢迎您到东北来》一亮相,便赢得了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京剧儿童剧《哪吒闹海新传》上演

京剧儿童剧《哪吒闹海新传》昨天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以传统经典故事的全新演绎,让孩子在欢乐的戏剧体验中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马拉松戏剧《孔丘》连演两周

7月5日至14日,由黄盈工作室出品的话剧《孔丘——当我们在谈论孔夫子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受邀参加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国话先锋智慧剧场连演两周。

越剧《钱塘里》:直面当下演绎都市温情“童话”

由谢丽泓编剧、王延松导演的《钱塘里》,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第一部现实题材作品,也是让李云霄一举荣获白玉兰奖的作品。

相声·评剧《杨三姐》全新登台

评剧《杨三姐告状》是久演不衰的经典,嫉恶如仇的杨三姐、贪婪嚣张的高占英、别有心思的杨厅长……剧中一众角色无不性格鲜明,深入人心,但这一次,伴着戏韵声腔展开的,还有一个个笑点满满的包袱。

《湾顶月明》讴歌科技工作者奋斗精神

7月12日至13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歌剧《湾顶月明》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院歌剧演员张英席、王一凤、高鹏、张卓化身新时代的建设者,演绎黄埔军校后人投身广州开发区建设的故事。温情铺展的故事和流畅动听的音乐,讲述着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

在繁华商圈点亮一颗戏曲明珠

自2021年重张以来,吉祥大戏院已迅速成为“演艺之都”的耀眼明珠。立足国粹艺术,它正在探索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碰撞结合的无限可能。

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之歌《丝路盛歌》发表

马小平作词、张贵民作曲,由姜鸣鸣、王智慧、王凯浡、刘雨等演唱的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之歌《丝路盛歌》音频今天正式发表,相关MV也将于近期亮相。

舞台剧《荆楚映象》“翻译”浪漫瑰丽的楚文化

“用艺术的手段来呈现两千多年前的楚文化,本身就是非常大的难点。”7月11日,楚文化舞台剧《荆楚映象》首演媒体见面会在汉举行,总导演杨丽萍表示,经过三年的努力,创作团队用极具活力的舞台形式,呈现出楚文化的浪漫、瑰丽,“《荆楚映象》是古代文化的当代舞台翻译”。

香港话剧团将演绎《小岛·馀香》

7月12日至14日,香港话剧团经典粤语话剧《小岛·馀香》将登台天桥艺术中心连演4场,亮相2024天桥戏剧展演。昨天下午,多位主创参与分享会,向京城观众介绍剧目看点。

以“船”为载体讲述大运河上感人故事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出品、制作的音乐剧《北上》近日建组,将这部曾斩获茅盾文学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搬上音乐剧舞台,演绎谢平遥与“小波罗”等剧中人物沿大运河一路北上进京、历经磨砺、终获曙光的故事。

甬剧《柔石桥》演绎柔石革命人生

作为2024年“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剧目,甬剧《柔石桥》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以宁波方言唱腔和表演形式,演绎宁波宁海籍作家、革命家、“左联”烈士柔石的革命人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