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巍巍正阳》舞出五代人的北京故事

6月23日晚,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原创舞剧《巍巍正阳》在该校舞蹈剧场迎来首演,巍峨的正阳门下,飘飞的纸鸢引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见证时代变迁。

岷县花儿艺术节结出精神文明硕果

日前,以“世界花儿·多彩岷州”为主题的2024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在甘肃省定西市黄河上游岷县青年林生态保护治理及洮岷花儿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开幕。

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音乐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能独奏自唱,亦能合奏共鸣。从细腻柔情到欢快活泼,它极具个性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众多音乐爱好者折服。

从乡野山歌到世界非遗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当夏天的风,吹绿了西北的森林草原,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朵,“花儿”歌手们便相聚在青山翠谷中一展歌喉,嘹亮的歌声吸引周边群众慕名而来,共同开启数百场独属于西北人浪漫的乡村草地音乐节——“花儿会”。

宛梆演员武新茹:​让稀有剧种走入大众视野

40岁的武新茹既是一名宛梆演员,也是中国戏曲学院昆曲表演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近两年,她在课余开启宛梆教学表演的直播,吸引众多观众观看、学唱。

“向内凝聚”与戏曲艺术的当代创作

为了实现戏曲艺术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戏曲艺术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不断予以探讨,提出各种有利于戏曲艺术趋向繁荣的方法、措施,在不同阶段皆取得一定成效。

阿那亚戏剧节成中外戏剧交流新平台

以“常规与例外”为主题的2024阿那亚戏剧节日前在河北秦皇岛开幕。来自17个国家的29个剧目将于11天中在15个剧场空间进行展演,作品国家数量为历届之最,推动戏剧节成长为中外戏剧交流的新平台。

中杂魔术作品《幻境》夺魁

6月22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杂技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12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在深圳颁奖。

北京青年交响乐团8月访美

6月23日上午,北京青年交响乐团成立大会举行,今年8月,乐团将受邀赴美,参加于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的“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代表中国青少年一展风采。

天桥大爷大妈来风雷京剧团听戏

位于西城区的北京风雷京剧团近日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他们都是天桥街道的大爷大妈。

新编京剧《齐白石》:创新精进,开拓国粹表达

2023年12月,北京京剧院打造的新编京剧《齐白石》首演,在这部作品里,你不仅能看到白石老人“衰年变法”的不破不立、执着追寻,更能感受到现在这一代京剧人探索多样题材、融入当代表达的无限可能。

FOD“电影艺术策源地”正式形成

FOD(Film-Oriented Destination)“电影艺术策源地”,是汇集上海影城、上海电影艺术中心、CHAO酒店及俱乐部的沉浸式电影文化空间。

大型爱国歌曲《丝路盛歌》在京录制

​大型爱国歌曲巜丝路盛歌》今天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录制。这部音乐作品由我国当代艺术家,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主席、总导演马小平作词,著名作曲家张贵民作曲,黄煦编曲,歌唱家姜鸣鸣、王智慧、王凯浡、刘雨演唱。

小小音乐班点亮大梦想

近日,东北一位老师带学生唱歌的视频在网络走红,网友纷纷表示“被温暖的歌声治愈了”。

话剧《坤伶·元年》:不落窠臼书写京城坤伶传奇

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会成为时代的注脚,也为后世留下无尽的韵味。由姜斯轶编剧、林熙越导演、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出品的原创京味话剧《坤伶·元年》近日在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首演。

马修·伯恩版“罗朱”惊艳观众

近日,英国新冒险舞团携马修·伯恩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登上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用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的“罗朱”故事,惊艳了北京观众。

《舞术》让舞与武对撞交融

刀术、太极、枪术、剑术……舞台上,刀光剑影,拳脚来去,70分钟里,舞与武激烈对撞又悄然交融。6月22日至23日,赵梁舞蹈作品《舞术》登台北京艺术中心,亮相国家大剧院“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

舞剧《杜甫》升级 再掀国风热潮

6月21日、22日,由韩真、周莉亚执导,重庆歌舞团演出的舞剧《杜甫》在二七剧场连演两场,曼妙的舞姿再度掀起国风热潮,也诠释出“诗圣”杜甫为国为民的文人情怀。

2024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开幕

6月20日晚,以“世界花儿·多彩岷州”为主题的2024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在甘肃省定西市黄河上游岷县青年林生态保护治理及洮岷花儿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开幕。

戏服“开口”话传承

近日,戏曲题材话剧《万火关》在北京人艺小剧场连演10场,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剧以戏曲服装作为主角,以“戏服寻人”为叙事主线,串联起几代戏曲人不同的命运故事,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命运与走向的思考。

话剧《老家》:“曲艺+方言”展现人间烟火

前不久,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闭幕式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河南的方言话剧《老家》被授予展演“优秀剧目”奖牌。

婺剧之乡的魅力和吸引力

因为风景优美,婺剧传承悠久,文化与生态、产业、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山门头村成功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全国夏季“村晚”落户于此。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感受东方诗韵

近日,维也纳金色大厅玻璃厅嘉宾云集,光彩夺目。一场由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音乐会——“为了和平——中国当代音乐与文学”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说出唱出中国精气神

龙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独特标识。新的时代,龙的精神也在不断呈现新的演绎。近日,优酷出品的节目《说唱梦工厂》发布本季主题曲《龙Loong》,以中文说唱的形式传播中华文化。

《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7月开启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

7月6日至12月6日,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将再度启幕。本届戏剧季围绕“拾载有戏”主题,以十年积淀精粹17台62场佳作,广邀中国、俄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戏剧名作,以“在北京·看世界”“默剧节·妙不可言”“音乐剧·启幕新声”“中国戏·中国情”四大板块展开。

2024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开幕

​6月20日晚,以“世界花儿·多彩岷州”为主题的2024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开幕。定西市委书记汪尚学出席并宣布2024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开幕。

“打开艺术之门”暑期如约而至

又是一年夏天,“打开艺术之门——2024暑期艺术节”如约而至。近日,中山公园音乐堂公布今年“打开艺术之门”的总体安排,7月5日至8月31日的58天中,将上演65场精彩纷呈的演出、11个艺术夏令营和15场互动公益活动。

国家大剧院20场“漫步经典”以乐会友

7月4日至28日,国家大剧院一年一度的“漫步经典”系列音乐会在“以乐会友”的主题下,25天16台20场音乐会将接连上演,展现跨越乐器种类、风格、艺术形式的对话。

“国潮”舞蹈“爆款”频出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

“国潮”舞蹈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与情感共鸣,那是一份民族情怀,是一种文化自信。

首届“香港演艺博览” 助力内地演艺拓展海外市场

6月17日下午,2024年“香港演艺博览”中国内地专题推介会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举办。本次推介活动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旨在面向各地演艺院团、机构与媒体介绍并推广2024年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为博览引入更多来自中国内地的优秀作品项目和优质演艺单位。

两国音乐家携手登台 庆祝中国和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

6月17日晚,北京音乐厅里,音符化为描绘友谊的画笔,“庆祝中国和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音乐会隆重上演。

三大红色经典音乐会迎“七一”

6月29日晚,“《东方红》《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三大红色音乐史诗金曲音乐会”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

话剧《京报》讲述报人邵飘萍故事

6月18日下午,全国首部以邵飘萍为原型的原创话剧《京报》亮相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剧场,该剧作为2024北京·西城“百姓戏剧展演”的开幕大戏,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策划,也是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唯一的群众戏剧。

中国网直播|世界花儿·多彩岷州

诗乐舞挑战大世界基尼斯活动在定州启动

诗乐舞挑战大世界基尼斯定州站近日在定州市启动。启动仪式上,舞蹈节目《缂丝》赢得阵阵喝彩,舞蹈《缂丝》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为灵感,每个优美的舞蹈动作都展现了古代缂丝匠人们的心血与付出。

展现音乐打动人心的力量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领域展现出蓬勃活力。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综艺节目佳作频出,涵盖传统歌舞、曲艺等多个品类,受到观众欢迎。

话剧《叩响》:叩动百姓心灵之门

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讲述的是毛泽东如何通过开展寻乌调查,深入了解社会情况和民生疾苦,积累城市商业管理经验,与党内冒进思想做斗争的故事。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赋敦煌乐舞以当代生命

1979年5月23日,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兰州黄河剧院首演,10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随即引起轰动,被称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

一碗面 两岸情——话剧《寻味》引发两岸观众共鸣

日前,作为2024海峡职工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总文工团两岸题材精品话剧《寻味》,在福建厦门嘉庚剧院温情上演。该剧为两岸观众呈现了国民党老兵李金标辗转返乡探亲的温情故事,感人至深。

歌剧《原野》:经典复排融入当代审美

曹禺经典剧作《原野》讲述了一个悲剧的复仇故事,留给后人巨大的阐释和挖掘空间,而由著名作曲家金湘作曲、万方改编的同名歌剧,是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