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风国韵

华风国韵

载歌载舞 感恩奋进 张家口上演群众联欢活动

打柳子是崇礼人民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展示的优秀传统民俗歌舞活动,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通过拍打柳棍,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祈求保佑合家欢乐,从而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为诠释“折柳寄情” 设计方案近100版

第五届老舍戏剧节:让戏剧艺术由小众融入大众

花滑世界“冰之歌”

从1930年代乐手在冰面上的现场演奏,到播放无歌词的古典音乐和电影配乐等,音乐与花样滑冰在过去八十余年间的相遇与互动,不但见证一代代花滑运动员在冰面上留下的精彩与传奇。

首都春节戏剧档 多彩贺岁中国年

上海豫园:华美灯彩迎元宵

在央视春晚上看舞蹈与科技相拥的“中国式浪漫”

话剧《簋街》首演 演绎北京美食地标三十余年变迁

随着北京奥运的到来,簋街的全面兴起,“酒盈樽”转型的迫在眉睫,最终,为了簋街的未来发展,李一刀与儿子、与自我达成了和解,簋街也在时代变迁中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北京美食地标。

千年古乐的传承与“破圈”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老高腔 新潮名片

松阳高腔是中国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历史上与西安高腔、侯阳高腔、西吴高腔、新昌高腔等齐名,被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

河北鹿泉:传统盔头制作技艺进校园

“2021汉服节·广州”揭幕 上演国风盛会

汉服模特及国风歌手们穿上华美服饰,时而梦回千年,扮作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吟咏传奇;时而穿着香云纱,扮作古卷中的人物倾醉时光,为市民们献上华美大秀。

民族歌剧的第三次高潮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之所以能够给广大民族歌剧受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首先因为其是一部有“歌”的歌剧,简单地说——就是“好听”。

《岭舞•大乐妙音》全新问世 ——非遗文化再放光彩

林子祥时隔39年再唱《Endless Love》

自1982年以来,林子祥只和邓丽君合唱过一次《Endless Love》,此次和锤娜丽莎合唱则是时隔39年,并给锤娜丽莎送上了“吻手礼”,音乐情感的传承在此刻尽显。

90后接棒非遗,突围还是据守?

珠海民族管弦乐团携精品剧目晋京展演

歌剧《张富清》唱响省会大剧院

60年初心不改生动诠释了一名老兵的使命担当。歌剧《张富清》根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从解放战争到转业后60多年的感人故事创作而成。

天通苑的新人类 《喜相逢》的新“京味儿”

传承三十年 原味依旧在

让年轻观众爱上红色题材戏剧

文艺创作离不开人物塑造,尤其是红色题材。人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叙事的主体,塑造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是彰显红色题材艺术内涵的必由之路。

与影像嫁接:舞蹈综艺的又一种求生欲

自从各家视频平台宣布停止制作养成类综艺,选拔类真人秀该如何生存,成了制作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既要避免饭圈的不正之风,又能塑造让观众喜爱的新人。

《最美中国戏》颐和园上演戏曲真人秀

传统曲艺如何演绎新传奇

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在济南开幕

人艺新排《原野》 新人挑大梁

从《日出》《雷雨》到此次的《原野》,人艺用一系列曹禺经典作品的新呈现展现了一种开放与创新的姿态。青年导演闫锐,近年来以《名优之死》及一系列剧本朗读崭露头角。

三个乐章大幅修改,升级版《中轴》大剧院首秀

​新“小芹”立志担当新时代歌剧传承人

塑造革命英雄群像 再现百年壮丽航程

《风华正茂》的创排,既是国家京剧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优秀文艺作品敬献党的百年华诞的实际举措,也是剧院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示范性、代表性作用。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晚会中的情景表演《穿越千年的爱恋》,通过舞台现场与AR虚拟舞台技术的切换和分区舞台的运镜,串联起从周朝到近现代的婚服大秀,展示了各朝各代的婚礼习俗。

国家级“非遗”项目疍歌:“海上吉普赛人”吟唱的南海渔歌

大同数来宝:从市井走向世界的曲艺

“曲艺传承这种师徒的口传心授是一种很重要的传承方式。”柴京云说,其次,通过开展曲艺培训班、非遗进校园等方式,能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学习大同数来宝。

被“雪藏”20年后 宝丽金将重出江湖

陕西舞台艺术传递红色力量

跨界、出圈!不断变“潮”的中国民乐从国内火到了海外

视频中,演奏者身穿汉服,振奋人心的鼓点和铿锵有力的古筝弹奏,让这支视频获得近1300万次播放量和超过30万的点赞数,被称为B站的“镇馆之宝”。

文化润疆 | 送文化 献爱心———走进小白杨哨所

那曲比如:长袖曼舞共度草原盛会

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让开幕式现场变成了歌舞的海洋,美妙的歌声、动人的舞姿表达着比如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感恩之情,表达着比如人民心中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湖南打造马王堆复原动态展演《一念·辛追梦》

《一念·辛追梦》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省博物馆共同打造,是双方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的积极探索。

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传承国粹 守正创新——“京剧电影工程”十年回顾

1  2  3  4  5  6  7  8  9  10  


联系专线: 商务合作: 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